智维赋能,危化无忧:中云科技预测性维护方案,筑牢化工生产安全屏障
发布时间:2025-11-07
近期,国家应急管理部解读《2025年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管控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建设要求》,明确关键机泵实时监测为必建场景,尤其针对输送介质温度≥260℃的高温泵、液态烃输送泵等,需实现振动、温度等参数实时监测与异常预警,将危化品行业智能化安全管理推向关键节点。


武汉中云康崇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云科技”)深耕工业设备预测性维护领域,以成熟运维技术体系,为危化企业定制智能监测方案,破解传统运维难题,助力落实监管要求。
传统运维痛点:危化生产的“安全短板”
危化品生产中,反应釜、输送泵、压缩机等关键设备的稳定直接决定生产安全,但传统运维模式存在明显局限:
- 人工巡检隐患大:危化厂区环境复杂,高温、高压区域多,人工巡检难以全覆盖,易出现漏检、误判,且人员暴露于高危环境,安全风险高。
- 故障预警滞后:依赖“故障后维修”的被动模式,无法提前感知设备潜在风险,小故障易扩大为生产中断或安全事故,如泵体密封件老化未及时发现可能导致介质泄漏。
- 数据管理分散:不同设备运行数据分散在独立系统,无法统一分析关联,难以形成完整设备健康档案,影响运维决策准确性。

中云科技方案:危化设备的“智能防护网”
针对行业痛点,中云科技整合“感知-传输-分析-预警”全链条技术,推出危化设备预测性维护方案,以三大核心能力保障安全。
一、全场景适配:精准采集关键数据
方案搭载多类型高精度传感器,贴合危化场景需求:
- 耐高温振温传感器:耐受260℃高温,精准采集高温泵、反应釜的振动频率与温度,完全匹配《建设要求》中关键设备监测标准;
- 防爆型多参数传感器:符合Ex d IIB T4 Ga防爆等级,可监测管道压力、介质流量,避免压力异常引发泄漏;
- 灵活扩展接口:支持接入转速、湿度等参数,构建设备全维度运行数据库,为诊断提供完整数据支撑。
二、稳定传输:保障数据不中断
针对危化厂区网络复杂特点,采用多模无线传输技术:
- 5G+LoRaWAN双模通信:5G实现高速数据上传,LoRaWAN适配远距离、低功耗需求,无需复杂布线,降低施工成本与安全风险;
- 本地+云端双备份:数据同步至本地边缘网关与云端服务器,避免网络中断导致数据丢失,确保监测全天候在线。
三、AI智能:提前预警风险
依托自主研发的设备健康管理平台,实现数据深度应用:
- 实时可视化:PC端、手机APP直观展示振动速度值、轴承健康指数(HI)等指标,运维人员无需现场即可掌握设备状态;
- 预测性诊断:内置危化设备故障模型,对比历史与实时数据,提前7-14天预警轴承磨损、电机异响等问题,准确率超92%;
- 联动预警:数据异常时,立即通过短信、APP推送预警,并联动厂区声光报警,快速响应避免故障扩大。


应用案例:某石化企业的安全升级
武汉某大型石化企业,主营液态烃、芳烃生产,20台液态烃输送泵为关键设备。此前因缺乏有效监测,曾因泵体振动异常导致介质泄漏,停产3天损失惨重。2024年引入中云科技方案后,实现运维升级:
- 快速部署:采用磁吸快装方式,2天内完成20台泵体的传感器安装,无需停工;
- 数据联动:将泵体运行数据接入企业MES系统,实现“设备状态-生产进度”协同分析;
- 精准预警:设定振动≥4.5mm/s、温度≥120℃为阈值,6个月内成功预警3次轴承磨损、2次密封渗漏,提前更换配件避免故障;
- 成效显著:人工巡检频次从每周3次降至每月1次,运维成本降40%,顺利通过2024年危化品安全专项检查。
随着危化安全监管智能化升级,中云科技将持续优化方案,覆盖化工园区、储罐区等场景,提供“设计-部署-运维”全周期服务。期待与更多危化企业合作,推动行业从“被动维修”向“主动预防”转型,构建安全高效的生产环境。如需了解方案细节,可关注公司官网获取定制化服务。
相关新闻
2025/11/05
2025/10/29
2025/10/24
2025/10/22
2025/10/17
2025/10/11